给大家整理了几点Facebook区块链主管、Libra项目负责人David Marcus回应议员质询的重点内容。
1.Libra只是支付工具
Marcus在听证会上确认Libar肯定不是证券。其有可能是一种商品,但Facebook更希望把它看作是微信或支付宝这样的支付工具。
此外,为了将其打造称更高质量的支付工具,Libra选择了用法币做储备金,而非波动性大的数字货币。
其Calibra加密钱包也将像PayPal一样只提供支付服务,而不提供银行服务。
逻辑上没问题,做一个快捷的支付工具,但是跟支付宝、微信对比,还有有区别的,因为支付宝、微信的转账依旧需要银行系统的确认,而Libar则是通过数字货币的方式,虽然有法币做储备金,但仍然是绕过了银行,传统监管一定不答应。
2.Libra一半的储备金是美元
此前Libra从未透露为其提供支持的一揽子美元、欧元、英镑、日元等法定货币的比例。在今天的听证会上,Marcus首次透露Libra一半的储备金是美元,所以其价值会相对稳定。
而其他储备金的比例仍需要同G7等政府间组织对话沟通后确定。Marcus还表示,Libra不想和美元竞争,也不会和主权货币竞争。
这个想法是对的,但实行起来依旧有问题。因为Libra既然已经成了支付的手段,而且又有法币的储备金打底,信任机制的建立相对容易。
但一旦Libra的信任机制建立起来,还能对法币没威胁么?
3.Facebook通过广告和低成本服务盈利
关于Libra的盈利模式,此前业内一直猜测Libra会利用用户几乎等同于无息存款的资金通过金融手段盈利。
Marcus称其的确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提供相关服务。此外,使用数字货币支付的广告同样也是其未来的一个盈利模式之一。
没有否认可能通过用户无息存款盈利,后面那句广告我基本无视,因为明眼人都知道,这不重要。
如果Facebook通过建立Libra的信任机制,引导用户用法币兑换成Libra,自己拿法币去干别的事,这不就是第二个USDT?
所以感觉Facebook低估了监管层的敏锐度,这一问,底全漏了。
你们也不要觉得Facebook就一定比泰达高大上了,天下纷争,皆为利来,哪有那么大的区别。
|
|